为推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帮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9月23日晚,由学生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2019级新生心理适应讲座在学术报告厅、音乐厅和学生活动中心顺利开展,张帆老师、黄舒老师和刘佳老师分别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
![(3P}0PHLT$8)]U})D_}U8ZA.jpg (3P}0PHLT$8)]U})D_}U8ZA.jpg](/__local/A/CD/01/4C83E2A29A48CAA94C899894E01_247E15C8_1D7E5.jpg?e=.jpg)
在学术报告厅开展讲座的张帆老师首先利用心理测试了解大家对大学生活的态度和期许,然后结合自身经历,从“大学新生活即将面临的变化、变化带来的适应问题、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对策”三个层次带领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让大家懂得大学生活是从学会适应开始,遇到困扰时要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学习一直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张帆老师通过对新生的课程特点来让大家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去努力,让新生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让自己未来的人生更加自由,通过成功者的案例来鼓励大家树立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人生规划更加明确,并鼓励新生参加竞赛,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最后,张帆老师就人际交往方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常识,通过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大家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在音乐厅,黄舒老师带领大一新生们回忆了开学伊始,在报道处发生的趣事,和新生一起交流进入大学后的种种变化。黄老师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心理学视角深度解析大学生活,为同学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也为同学们打开了心理学知识的大门。
黄老师普及了如何识别心理问题,以及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积极主动的求助方法和途径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起同学们对大学适应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在讲座结束之际,黄舒老师和大家讲解了一个登山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勇敢面对,才能赢得生存。

在1300人集中学习的学生活动中心,刘佳老师与新生同学畅聊大学里的点点滴滴。通过雨课堂互动,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如说到生活费方面的问题时,刘老师希望同学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谈到人际关系的问题时,刘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掌握人际交往的小技巧等。
在讲座中,刘佳老师细致地讲解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从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积极地自我态度三方面指出如何正确适应陌生环境。面对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刘老师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分享了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学会倾诉、合理宣泄、多做运动、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等。讲座的最后,刘老师鼓励新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员、全方位、全流程关爱每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新生入学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即按照方东玲校长的要求认真准备新生入学适应相关的工作,编印《给新生的一封信》发给每一位新生,组织主讲老师提前备课,确保给新生小萌新们一碗暖暖的心灵鸡汤。
此次活动,得到了各系部、信息中心和图书馆的大力支持。(解方舟 徐凤玲 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