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3点30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永教授在阶梯第三教室开展一场题为“探索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健康讲座。此次讲座是5.25心理月的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发现积极的心理品质,让同学获得正能量、感受幸福。

此次讲座王永教授以“自己与儿子的积极互动方式”为引,引出积极心理话题。积极心理,是一种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或他人鼓励来使对生活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带领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缘起。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个人经历以及创立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以及他的一些代表作品,例如《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持续的幸福》等等,从中感悟,发现幸福。

王教授讲述: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乐于完成的效率会更高一些。有些人总是烦扰一些事一些人,每天都不开心,其实换一种心态会发现生活总是那么美好和幸福。遇到困难时,坚持一下,会发现前方的幸福。倡导同学带着好奇心、判断力、创造力、洞察力、这些积极心理品质去学习和生活。
讲座过程中,王永教授旁征博引,举例生动,风趣幽默地就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正确调适不良情绪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在座学生深受启发,对学生今后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人际关系、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带着积极向上的心理,感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