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近期因地震带来的心理恐慌,10月9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邀安徽师范大学特任心理学教授何元庆为我校师生开展《如何与不安共处,安其不安与安之若素——有效应对震情带来的恐慌和焦虑》线上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永主持。

何元庆在讲座中首先向学生们科普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烈度、震感以及地震发生期间的应对措施。他指出,许多学生在地震后感到恐慌的原因,不仅在于地震事件本身的不可预测性,还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尤其是各种地震视频、直播等易引发的恐慌情绪扩散,进而产生心理“蝴蝶效应”。何元庆详细解释了这种情绪传播的机制,并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焦虑情绪的来源。此外,何元庆还重点讲解了地震前的应急准备措施,包括如何准备应急包、启用地震预警功能以及保持面对突发事件的冷静。他强调,物质上的准备固然重要,但内心的情绪调节同样不可忽视。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许多人会感受到强烈的焦虑和不安,甚至会产生未竟心愿的念头。何元庆建议同学们不要压抑这些情绪,而应通过合理方式加以释放,例如从事让自己放松的活动、与亲友倾诉、寻求支持等,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讲座期间,何元庆还组织学生们完成了平和倾向问卷,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情绪状态,并根据反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理性认识,还传递了“拥抱阳光,心向未来”的积极健康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们找到心理平衡,逐步恢复内心的平静。
此次讲座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许多同学表示,通过讲座学到了应对焦虑的实用方法,内心得到了安慰和支持。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4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将继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举措,保障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文:解方舟 图:心理委员联合会 审核:王永)